西藏阿里地区地震监测现状概述
发布日期:2019-02-19
一、阿里地区及周边历史地震活动性
阿里地区位于中国西南边陲、西藏自治区西部、青藏高原西南部。东起唐古拉山以西的杂美山,与那曲地区相连;东南与冈底斯山中段的日喀则市仲巴、萨嘎、昂仁县接壤;北倚昆仑山脉南麓,与新疆喀什、和田地区相邻;西南连接喜马拉雅山西段,与克什米尔及印度、尼泊尔毗邻。由于印度板块向北挤压欧亚板块,该地区地震活跃,周边的和田地区和尼泊尔7级、8级以上的强震活动频繁(图1)。
图1 西藏地区历史地震分布图
二、阿里地震台站分布及地震监测能力现状
尽管西藏地区是我国地震活动最活跃的区域之一,但是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地区同时也是我国地震监测台站分布最稀疏的地区。西藏东部地区台站分布相对较密集,尤其是拉萨附近区域,可以监测到Ml 2.0级以上的地震,而位于西部的阿里地区紧紧零星地分布着几个地震台站,仅能监测到Ml 3.0级或者更大的地震。
图2 西藏地区台站及监测能力分布图
三、需求分析
(一)日常监测需求
相对我国东部地区Ml 1.0级的监测能力,西藏地区的监测能力仍有大幅的提升空间,尤其阿里地区相较西藏东部地区也存在较大差别。为了提高本地区的监测能力,以及对周边强震的监测,阿里地区需要进一步增加地震监测台站的覆盖。
(二)核监测需求
阿里地区毗邻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拥有核弹技术国家,高密度的地震台站能够更好地监测两国的核试验活动,为国家安全保驾护航。
(三)科学研究
青藏高原作为世界屋脊,一直是全世界科学家关注的焦点地区,同时也是地震学研究的热点地区,但是长期以来受地震台站分布的制约,各项研究进展也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增加该地区的台站覆盖度将进一步推进该地区的地学研究进展,为了解青藏高原起源、形成过程、未来发展提供宝贵基础数据,同时为了解印度板块挤压欧亚板块对中国大陆内部的影响提供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