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动态

2025年05月22日  星期四

农历乙巳年四月廿五蛇年

网上办事
联系我们
  • 电话:0897-2822735
  • 传真:0897-2822735
  • 邮箱:
  • 地址: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狮泉河镇陕西路东段33号
当前位置: 首页> 其它动态
其它动态

关于2019年受援需求的报告

发布日期:2019-02-27

为认真落实地震系统援藏工作方案,积极推进受援工作落实落地,现结合阿里地区地震局现状和防震减灾工作实际,就2019年阿里地区地震业务工作受援需求及此前争取受援事项落地汇报如下:

一、提请省局帮助先行落地阿里地区地震信息节点建设设施设备

受监测预报发布范围等原因影响,已经争取1年的地震信息节点因我局与西藏自治区地震局工作对接等各方面原因,至目前还未落实,而2018年初以来,阿里地区已发生地震24次,其中改则县20次,日土县4次,最高震级5.2,且地震活动较2017年的全年共6次,明显呈现出易发多发频发和震级高、震源浅、形势严峻、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关注度高等特点,与之不相适应的是阿里地区目前仍然是地震监测薄弱区,仅能监测到M3.0级或者更高级别的地震。加上地震监测设施和手段相对落后、稀少,因此带来的及时、科学有效地为地委、行署防震减灾特别是抗震救灾科学决策提供必要震情速报服务与当前防震减灾基础设施以及综合能力建设十分滞后的现状差距很大。鉴于此,在阿里地区地震局抓紧联系协调西藏局争取尽快解决地震信息处理及发布等“路径”的同时,提请省局尽快推动拟援建的阿里地区地震信息节点建设相关项目相关设施设备等先行落地为谢!

二、提请帮助解决“5.12”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资料(藏汉双语版)

为切实加强阿里地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针对目前现状,拟需要着手搜集整理相关科普宣传资料并印制面向阿里农牧区和广大干部群众特点特色的藏汉双语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资料、宣传实物,据概算约在15万元左右。因我局及当地财力十分有限,盼省局予以酌情考虑提供适当帮助。

三、提请帮助解决阿里地区防震减灾科普基地紧缺附属配套设施

2017年9月阿里地区地震局通过本级财政争取防震减灾科普基地建设资金50万元,并于2018年5月9日建成和投入使用,目前已安排了包括地区和噶尔县各类学校、地区职业技术学校、地委党校各主体班次学生学员及地区相关单位干部职工等8批次近617人次参观学习。同时,地委党校还将其列为了防震减灾课程教学基地。截至目前,该基地拥有120张展板和6类互动式展品设备、心脏复苏模拟人、立体地球内部构造解剖地球仪等,根据建设方案,现急需尽快完善多媒体放映科普室座椅,按照单场次30人容纳标准概算(参照阿里市场价),急需解决58000元的座椅购置款。

四、提请帮助加强阿里地区防震减灾相关工作

受各方面因素影响,阿里地区地震局面临着当前无法解决的防震减灾体制、体系建设、系统建设和基础设施与综合能力甚至是一些负面的基本能力建设等突出问题,急需对口援助的省局施以援手。

(一)派员来阿指导帮助制定防震减灾工作系统规划。由于缺乏足够的甚至是必要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工作经验等,直至目前,阿里地区尚无完整、系统、科学合理的防震减灾规划,不仅严重影响了阿里地区整个防震减灾工作的有序开展,也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阿里防震减灾工作的实际成效和历史进程。鉴于此,急需省局派出专家来阿帮助指导与此相关以及防震减灾工作调研与系统、具体方案和规划的制定。

(二)派员来阿指导帮助开展工程性防御工作。为服务阿里经济和社会建设特别是服务地区发展,抗震设防要求落实情况技术性审查和备案,一直未间断,但目前我局仅是处于资料审查层面上,缺乏实地检查抽查等事中监管的力量和技术支撑,为切实加强该项工作特别是推动该项工作有实质性进展,为阿里地区相关工程把好抗震设防要求质量关,恳请省局自3月份起,派出2名以上专家或专业人员来阿指导帮助开展工程性防御工作。

(三)派员来阿指导帮助阿里地区开展地震应急工作。阿里地区地震局作为防震减灾职能部门,成立晚、起步晚、起点低,直至目前无一专业人员,指导全地区地震应急工作难度大、专业性差、技术含量低。目前,全地区地震应急工作存在着不规范、不完整、不系统、不全面、不协调、亟待加强和规范的突出问题,因此,恳请省局能够尽快派出2名以上专家或专业人员来阿首先通过选准建好几个重要的“点”,再以点带面帮助指导推进地震应急工作。

五、提请省局帮助解决科普基地展示所需的监测仪器

为切实提升我地区防震减灾科普实效,根据工作需要,急需补充地震监测仪器展示内容。因此,恳请省局帮助解决5-8台已淘汰下来或正在使用的监测仪器。

六、提请省局帮助渐进式培养专业人员

鉴于阿里局一直没有正式的专业技术人员,为推动业务工作持续深入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懂业务、会谋事、能干事的专业人员的抓紧培养迫在眉。综合实际考量,亟待通过渐进式方式,依托“走出去”和“请进来”加强学习,狠抓人才培养工作。恳请省局酌情积极搭建平台、提供更多业务提升的机会和条件便利与形式,以加速我局专业人才培养工作!